高德利,1958年4月生于山东禹城市,油气工程专家。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与天然气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重点学科负责人、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兼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和青工委主任等、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委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等,以及国内外多家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曾担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受聘为首届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六届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咨询委员、中国科协第七届和第八届继续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等职,当选为中国科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首批入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996年首批入选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院士(技术科学部)。
长期从事油气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攻复杂油气井工程,获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群体等)、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重大专项、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863或973计划、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重点研发计划及石油企业的相关项目资助,在海洋或陆地油气田钻采力学与控制工程、深水钻探、井筒完整性、定向钻井及工程作业极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并获显著应用实效。基于创新研究成果,独立或合作发表期刊论文600多篇(SCI收录190余篇),出版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多项;获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学技术奖4项,以及省部级或全国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多项。曾获首届孙越崎能源大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及(2003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人才奖励。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2004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入选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并获2次延续资助(共计9年)。
个人主页: 电子邮箱:gaodeli@cup.edu.cn;联系电话: 010-89733281
主要研究方向:油气田钻采力学与控制工程,深水钻采工程,定向钻井,等
主讲课程:《现代油气井工程理论和方法》,《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现代油气钻采技术科学》,《油气钻采工程技术进展》,等
主要教育和工作简历:
1978.03-1982.01: 华东石油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开发系钻井工程,工学学士
1982.02-1984.10:西南石油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机械系力学教研室,工学硕士
1984.10-1987.08:华东石油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开发系,助教、讲师
1987.09-1990.06: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油气田开发工程,工学博士
1990.07-1992.09: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被晋升为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副教授)
1992.10-1996.12: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教师:1992年受聘为首任钻井研究所所长,1993年晋升为教授、受聘为系主任兼石油工程研究所所长等;1995年赴美国UT at Austin及TAMU at College Station访学1年,1996年赴俄罗斯访问交流1个多月
1997.01-2004.12: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学科负责人、油气井工程研究所所长等;1998年度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5.0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负责人等
2005.07-2005.10:英国BGS各向异性研究室等,高级研究学者
201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9.12-至今:中国石油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以来担任油气钻采输送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6.01-至今: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主任
2008.12-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或副主任(第三届),并担任油气井工程方向学术带头人
2005.01-2007.12: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编号:IRT0411),项目负责人(团队学术带头人)
2013.01-2021.12: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批准号:51221003,51521063,51821092),项目负责人(团队学术带头人)
2008-2016: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合同编号:2009ZX05009,2011ZX05009),项目组长
主要获奖项目:
1.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020年度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及工业化应用, 2016年度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4
3.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07年度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4.新型高抗挤套管与复合管柱技术, 2005年度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5.海洋深水钻探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
6.实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 199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
7.复杂油气井钻井管柱力学与控制方法, 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1
8.实钻地层钻井特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2000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
9.页岩气水平井专用套管与工程设计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10.复合盐膏层及其下部裂缝性地层钻井技术, 201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11.复杂结构井邻井距离随钻探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1
12.深水钻井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2
13.定向井、丛式井技术研究, 1990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总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主要完成者(获奖证书无排名)
14.南海西江边际油田大位移井开发技术, 2002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
15.新型高抗挤套管(TP130TT)与复合管柱技术, 200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2003年度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
16.连续管钻井安全高效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2
17.煤层气水平井新型筛管完井与洗井增产技术及专用工具研发, 2019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
18.阜康大倾角厚煤层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017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
19.高温高压气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 2004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
20.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 1999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12bet中文手机版官网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4